目前分類:鉛筆素描 (1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透視 副本    

透視,為什麼要談它呢?如果我們想在一平面的紙上畫出一有立體深度的空間感,那麼透視就很重要了!它在於用簡單的線條的描畫形體即可產生三度的空間幻覺感。因此在畫寫實畫時,它可是重要的一個觀念法則,尤其畫結構性很強的物體時,那可是逃避不了的,例如建築物。

透視,簡單說來即是「近大遠小」。以馬路為例,我們知道其為平行的兩條線,但在我們的視覺感知上,它會消失於遠方的一點(假設它在一平坦的陸面上),而這一點即為消失點,這樣的例子可稱之為一點透視,而若我們站在十字路口的中間,右前方向是一條馬路的,左前方也是一條馬路,其最後都消失在遠方的一點,此即為二點透視。上圖的上方圖是以一長方體為例所畫的一張兩點透視圖,由於都是運用造形的線條的延伸,因此可以稱它為「線性透視」。

一般而言我們所說的透視大都是屬於此透視法,另外一種偶而會聽到的透視法是「空氣透視法」,它沒有一明確的線性透視,但一樣能夠讓視覺感知到空間感。簡單說來即「前景清礎,遠景模糊」,這在生活中是很容易感知得到,其原由在於空氣中有水分子或是微塵粒子,因此景物會隨著距離拉遠而變的模糊不清。另方面色彩也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若仔細的觀察大自然將會發現,景物的顏色會隨著距離的拉遠,漸漸的變成灰藍色調,然後消隱在天際的顏色裡。達文西的「蒙娜麗沙的微笑」即是一很棒的例子,其作品背景中濛瀧的山水景色烘托出前景的蒙娜麗沙,因而產生出另一種氛圍的空間感來。

大至上平面繪畫會遇到的透視法以這兩種最為常見,當然還有其它的透視法,在此就不談了。另外,在透視的概念裡還有一個要點,也就是「視點」,上圖的左下角的圖例即是以一長方體在不同視點觀看下的變化,請注意長方體在不同高度下,所產生的透視線的消失點變化。

透視,除了圖文的觀看與理解外,重要的是多觀察生活週遭的建築物的透視線條的斜度變化,再來就是多練習結構性物體的速寫描繪。

文章標籤

clif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40430百合花  

花,造形看來複雜,感覺挺難畫的,

其實難的是自已的心。

因為看她的眼光一直集中在她的質感特徵,

一直在想說怎麼把那彎來彎去的花瓣表現出來…,

試著將她想像成一個不規則的「平面」造形,也許會容易些~

 

不過話說回來,造形是真的有稍微的複雜些,

但你若原意試著讓自己的心平靜些,

細細的觀察,慢慢的描繪,多花一些時間,把形體好好的描繪,

當妳描繪完,你將會發現,形描完了,她也就像了。

 

上色時,建議先將背景畫暗再回過頭來畫花,

因為花是很淡的顏色,在白紙上畫白色的物體時,

會不自覺的將物體畫得偏暗了些,

因為畫得淡淡的,你將會發現,怎麼沒有效果,

然後,就不自覺的把她再畫暗了!

可若你先將背景畫暗(越暗越好),你將會發現,

花不自覺的被襯托出來了,因為前面花了好長的時間描繪形體,

這時雖然沒有上色,可她就突顯出來了。

 

造形對了,畫就對了一半。

再來,上花的色彩時,就容易多了,

由於是白色,因此,只需淡淡的把花的暗面上色,讓她產生明暗變化,

花也就出現在畫面了。

有背景相襯托,花也就不會畫得太暗。

 

clif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40418 琺瑯壺與杯20140418 體感明暗變化-圓20140418 體感明暗變化-方  

自然中的形狀,大至上可分為「有機的形」與「無機的形」,

所謂「有機的形」係指自然形成的形,如山、水、樹、石、果、人、動物等物的造形,

「無機的形」則是指人為所造的形,也就是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幾何造形物」。

有機的形體較好畫,如水果、山水樹石,因可適當的更改造形,

只要其結構特徵在,大至上會是相似的,

但是若畫到幾何造形物時,就一點也不能馬虎,其直就的直,圓就的圓,斜就得斜。

幾何,是為一數學概念下所產縮的造形,是一種精準的絕對的,因此,若想把其形畫得準確,

則就得運用一些方法了,也就是「輔助線」的運用。

似想一下,徒手畫一顆柳丁和幾何圓形,哪一個較容易? 

 

繪畫中的「輔助線」運用,就好比蓋房子搭「鷹架」的道理一樣,

是藉由方法幫助我們完成一件事,

當房子蓋好了,鷹架得拆,那麼繪畫中的形狀完成了,輔助線也得擦掉。

 

今天,我們練習的是琺瑯壺、杯子及疊子,這幾樣物品均為圓的相關造形,圓柱及圓。

 

 

文章標籤

clif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404203有柿子

201404203 手套與花椰菜  

畫面構成練習

構圖時,不可直接單一靜物逐一的描繪,

幸運的話,會是一件構圖完美的畫面,

若不順的話呢?那可能是一件構圖諧調性不佳的作品。

因此,在畫面的開始構圖的時候就的注意三個步驟: 

1、經營位置

用筆輕輕的,大略的勾勒一下物件所欲擺放的位置,覺得均衡恰當才可進徑下個步驟。

此時若覺得位置畫的不好,要修改時,不會覺得捨不得,

若已直接描繪好造形了,想必是捨不得改的!

2、勾勒雛形

位置經營好了後,才開始用線段,輕輕的勾勒出大概的形體,

雛形出來後,這時請再檢視一下畫面,看構圖是不是你想要的,是否均衡協調,

不佳的話,要改還來得及哦!因為還只是雛形!!!

3、確定造形

前面1、2步驟,是非常重要的!確定滿意了才可以開始精確的描寫物件的造形。

若單一物件描繪的非常的完美無暇,可是構圖卻不均衡協調,

其最後完成的畫面,美感上必是不佳的。

構圖是骨架結構,描寫是肌肉色彩。

 

文章標籤

clif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40322水果與壺 s  

1、先描寫形狀,

2、再上其物體顏色,

3、續做其幾何形體體感,

4、最後才是描寫細節特徵。

這是繪畫的基本大原則!

clif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Jan 08 Wed 2014 11:27
  • 筆觸

筆觸變化1筆觸變化2  

這是一個筆觸的練習,開發個人筆觸的不同變化!

筆觸如字跡筆劃,可學習他的好,亦可開發自個的好,

多多練習與嘗試,你將會找到自個的筆觸,

然後,他就一直跟著你,

你將獨有他!!

 

文章標籤

clif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1031206 清境秋樹  

通常,我在畫靜物時,會用尖銳的硬筆觸描繪,

然後,當我們走出室內,來到戶外的景色時,

則又將硬筆觸收回,改用溫潤的鈍筆、側筆來描繪。

靜物的練習著重在基本造形物的體感練習,

因而用硬筆觸層層疊疊的做出豐富的明暗調子。

風景,其造形的變化就多變了!因此,運用側筆及適當的塗抹,

可做出多變且豐富的造形及其材質變化。

作品中樹葉的柔動感,即是用側筆的溫潤及其寬筆觸的深淺調子變化所描繪出來的,

試想,若樹的葉子的描繪改用尖硬的筆觸,可能就不易描繪出如側筆般那樣具有風動的感覺來了!

clif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1120 雞蛋花  

花,淡雅的色彩,怕在白紙上,不小心就畫得過黑,失去了淡雅的色彩,

因此,先畫上背景,將花襯托出來,再來畫花,就比較不易將她畫暗了!

花瓣上的筆觸,建議順著花瓣紋理,用側筆、鈍筆或軟筆畫她,比較容易表現柔軟的生命感。

clif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31025 有小冊子的靜物  

試著練習盆器造形的構成--「對稱」,也就是輔助線(我常說蓋房子需要搭的鷹架)的應用。
另一個要點就是小冊子的「二點透視」的運用。
簡單的四條線,聽我說來簡單,畫來輕鬆,實際畫來又好像不是那麼回事~~呵~~
透視,多多觀察,多多練習,再回過頭來看透視的原理,就比較容易真的理解她!

關於對稱造形物的構成及透視,未來有空再談!
今晚有個課程計畫要寫~~~

clif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畫面的構成

單一個體的描繪練習會了之後,我們緊接著來處理畫面的構成。

畫面的構成大概有三個程序重點:

基礎-形1  

1、經營位置。(很重要!!)

首先我們把空白畫紙先想像成一舞台劇的舞台,所要描繪的對像物想像成男女主角、配角和佈景,然後自己是導演。那麼請問:在正式演出前,你是否會採排?採排的時候是否會注意佈景、男女主角及配角等等的位置關係?我想,答案應該是要的。在畫一張畫時,構圖的第一步驟就是經營位置,一如舞台劇的採排,因此,在起稿時,我們只須將所要描繪的物體用鉛筆粗略的在畫面勾勒一下位置,如果這時物體位置和比例關係在畫面達到一種均衡及協調的美感時,此時,我們即可進入到下個階段,如果發現位置不是很理想,那麼請趕快修改,若不及時修改,後面可能就會出問題了!屆時要改就捨不得了。

基礎-形2  

2、勾勒雛形

位置佈局好了,再來就是用「線段」大概的把形體勾勒出來,畫面的構圖就具備一個雛形了。這時,請再停筆自我檢視一下畫面的構圖有沒問題:物和物之間的比例、位置及空間關係是否均衡協調,會不會太高了、太低了、太左了、太右了,若發現不均衡,就得馬上修改,因為這時只是大略的雛形而已,還來得及!若當初急著將形體正確的描繪出來,此時發現構圖有問題,你一定捨不得更改了!

基礎-形3  

3、正確的形

就繪畫的視覺心理現象而言,直接描繪正確的形是一正常的現象,因為描繪者直覺的反應就是想看到正確的形,因此就本能的描繪起來。形體的描繪不算太難,只要在描繪的過程中適當的修改就能成形,除非對象物的造形太難之外,大部分的繪者都能描繪得出形體來。也因此之故,初畫素描者在構圖上常會犯著一個毛病,就是常略過前兩個步驟,直接進入「正確形體」的描繪,然後,等構完圖後,才發現畫面出了問題,可是又萬般的捨不得修改,這是因為繪者已花了相當多的時間才把畫面構好圖,此時怎麼捨得。因此前兩個步驟比最後一個步驟來得重要。真的!

基礎-形4  

最後,繪者可以開始上明暗或色彩了!
  

文章標籤

clif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形與明暗

形與明暗3

基礎-形與色

視覺藝術是要被看的,因此構成的第一要件可說就是形了,接著就可以此「形」來承載著明暗及色彩。

          在初畫素描時,對於形的描繪,建議以「線段」來描繪而不要直接一筆描繪。我們可以回想一下自己的繪畫經驗或是視覺經驗,應該看過小朋是如何描繪形狀的,他們會一筆一條線直接描繪,只是在過程中會一直塗改,直到滿意為止,這就是因為所繪出來的形體不輔合心中那個意象,因此會一直的修改,直到滿意為止。

          前面提到,視覺藝術是要被看的,當所畫出來的線段形狀不輔合所描寫的對象物時,我們就會開始塗改,因此,既然都要修改,那就用輕淡的線段大略的描繪出一個雛形,然後再慢慢的修改它,直到形體輔合心中所見的物象時,再用微重的線條將準確的形體描繪出來。

  形狀有了,那接著就開始給它明暗。明暗,一如前文提及,是藉由筆觸的反覆重疊所產的。至於筆觸是否要順著形體而繪,那到不一定,依著形體所繪的筆觸會很美,但在畫的過程中,受限性則較大。在此,筆者採用的是依著自己喜好的筆觸重疊方法繪之,重點在於其所繪的明暗調子變化須落在物體所該出現的位置,關於這點,畫者就得客觀仔細的去觀察描繪對象物的明暗變化和位置關係。

形狀對了,明暗位置及形狀也對了,最後就對了。  

文章標籤

clif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鉛筆.筆觸.調子

基礎-鉛筆、調子  

以德國【STAEDTLER】為例-藍色筆桿
2H    H    F    HB    B    2B    3B    4B     5B    6B
 亮-------→灰-------→暗
專有名詞稱作『調子』或『明暗調子』

◎鉛筆可分成兩類:
依質地可分為軟硬,依調子分為亮暗。
H的筆質地是硬的,調子是亮的,數字愈高代表質地愈硬,調子愈亮。
B的筆質地是軟的,調子是暗的,數字愈高代表質地愈軟,調子愈黑。
F與HB則可歸類為軟硬質地與亮暗調子的中間質。
此品牌的鉛筆尚有7B與8B是為炭精筆,其材質與鉛筆相異,鉛筆會反光,炭精筆不會,故而此兩種筆不適合相混合使用(對初學者言)。 

◎鉛筆筆觸的變化與方法

基礎-筆觸2

筆觸有如我們書寫文字的字跡筆劃,個人有個人的風味與特色,並沒有一定的標準與畫法,重點是如何達到視覺上整體的合諧與美感,就如書法中有不同的碑帖,看您喜好哪種字體,然後以此字體為書寫的主體。若想以不同的筆觸混合運用,則要考量到視覺上整體的合諧與美感,這就需要多一點手繪經驗與視覺美感經驗,也就是所謂的功力。再以書法為例,如何將不同的碑帖字型混合運用,考驗的就是書寫著的功力了,亦即如何混合搭配,而又能搭得很美。
          鉛筆素描筆觸的首要前提是儘量的畫密,這裡的畫密,指是並不一定非得畫到看不到間隙,它亦可保留適當的間隙,只要間隙的疏密變化不要差異太大即可。
           筆觸的變化可分為長、短、輕、重。其重疊方法,後畫的筆觸與先前的筆觸交疊的角度儘量小,亦即建議少用垂直的方向交疊,垂直性的筆觸在視覺的感知上,比較衝突,於是會覺得調子較硬。我們可做個小試驗,用同一支筆同樣的力道,畫交疊角度小的筆觸與交疊角度垂度的兩種筆觸構作模式,兩相比較會發現,角度小的筆觸所呈現的調子變化較順,角度大的筆觸呈現的調子較硬。再說垂直性筆觸,此法不是不可行,而是對於初學者而言較不易處理,往往其呈顯出來的調子較為生硬與不柔順。總地說來,筆觸的交疊構作模式,只要考量畫面視覺整體的合諧與美感的前提下都是可行的,而此構作模式是需要繪者自行去探尋的,只要累積到一定的手繪經驗,自然會找到一種適合自己的方法,而此方法也是他人所畫不來的。

      調子與筆觸的變化 

基礎-觸與調1

素描調子的明暗變化,基本上是由筆觸反覆重疊所形成的,在亮調子的部份筆觸重疊較少, 隨著筆觸重疊的次數增加,調子則漸次的變暗。

基礎-觸與調3  

在畫暗色調的物體時,比較不建議直接拿暗黑色的筆直接畫想要的暗調子,因為這樣的畫法所形成的暗調子其色調質地較薄,少了一點層次上的美感,最好還是由偏亮調子的筆著手,只是在換筆的時間點可以縮短,另方面若直接拿軟且黑的筆直接畫暗調子的話,也會形成一種看起來粉粉的質地,這是由於紙質表面紋理凹陷處沒有被鉛筆所畫到而形成的,因為黑筆(如5、6B)太軟只能畫到紙張紋理的凸處,於是凹陷處紙張的白就被透顯出來了。
          這是大部份初學者再畫到暗色調的物體時,常會出現的問題,也是筆者在教學時常提及的「質地」問題。關於「質地」的部份,筆者會再後面談及,在此先暫時擱置,我們先來談畫面的構成。

 

 

文章標籤

cliff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